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李娇娇股票配资官方
图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子桐 周敬雅
8月16日,广州国家版本馆举行2025年捐赠入藏大会,来自省内外的捐赠代表共聚一堂,见证精品版本入藏。据了解,一年来,广州国家版本馆新入藏捐赠版本达3万余册(件)。
版本数量大、品类全
与会嘉宾表示,此次捐赠入藏的版本数量大、品类全、特色鲜明,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版本事业的关心厚爱和鼎力支持。广州国家版本馆要聚焦收藏主业,加快构建特色版本保藏传承体系;要做强版本研究,为典籍版本收藏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;要注重活化利用,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;要守好安全底线,着力建设保藏中华文化种子的“安全宝库”。
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、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表示,一年来,广州国家版本馆按照“征集全渠道、内容全门类、数字全覆盖”的思路,通过接受各界捐赠等方式,新入藏捐赠版本3万余册(件),寄存代管版本1.1万册(件),包括中外古籍、名人书画、红色版本、岭南工艺美术品等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入藏版本400多万册(件)、数字版本40TB。
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、捐赠单位和捐赠个人代表等出席会议。会后,与会嘉宾参观了“广州国家版本馆2025年入藏捐赠精品陈列展”和“碧海扬帆映珍辉——王恒冯杰伉俪捐赠外销艺术品展”。
年代涵盖唐代至今
展览上展出了部分本次入藏捐赠的精品,年代涵盖唐代至今。其中,由广州广电城市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唐代《妙法莲华经》写经抄本异常珍贵。记者了解到,该抄本为敦煌写经,典型黄檗汁染色的唐代经黄纸留下千年墨迹,其书法风格透露中晚唐时期特色。
浙江古籍收藏家金亮捐赠了两册《唐书》,分别为列传四卷、艺文志两卷。据悉,本次入藏的《唐书》为元大德九年建康路儒学刻本,也称“九路本”。元代的官刻典籍主要在地方各路儒学和书院,各有其学术与版刻之重要性。
本次的捐赠更有来自外地的大型文化机构。比如,素有“民间故宫”之称的荣宝斋有限公司向广州国家版本馆捐赠了清代《荔枝话》、清代《钦定大清会典事例》、近代《续国译汉文大成》等善本。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赵东告诉记者,三部善本分别从地域民俗、国家制度和国际交流三个维度,系统呈现了清代文化多元性与制度完备性。其版本价值不仅在于内容稀缺性,更在于它们作为“文化种子”的传承意义,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构建“中华文脉基因库”。
其中,《荔枝话》作为清代植物学专著,系统记载了闽南地区荔枝品种特性与种植技术,但其现存版本多散佚于民间,部分内容面临失传风险。赵东表示,荣宝斋通过系统整理馆藏,选择此时捐赠可避免珍贵文献进一步损毁,同时填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物空白。
别具岭南特色
不少捐赠入藏品别具岭南特色。如王恒、冯杰伉俪捐赠近代文献及岭南文化版本约1000件,其中近代文献244册、外文图书438册、外销壁纸画17幅、瓷器35件(套);唐晓玲捐赠国家非遗广绣作品《广州国家版本馆》刺绣;苏忠阳捐赠骨雕《主心骨 湾区情》;粤剧大家倪惠英代表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》编纂委员会捐赠《粤剧表演艺术大全》及相关数字资源;等等。
其中,广州市天河区政协捐赠的《星汉天河》图卷,由刘斯奋、许钦松、陈永锵、范扬、梁江、罗一平、朱万章等美术名家担任艺术顾问,汇聚方楚雄、王永、张弘、刘思东、黄唯理、孙戈、杨峻、李海强等岭南书画名家主笔创作。画作总长46米(含题目、序和跋),画卷长40米、高1米,以天河区“一江三山五水”的山水格局为空间脉络,融入珠江、火炉山、凤凰山、龙眼洞森林公园等自然风貌,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车水马龙、高楼大厦的场景,约2500个形态各异的人物分布其中,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广州天河区的繁华与活力。
藏之名山,传于后世。张伟涛表示,广州国家版本馆将加快构建特色版本保藏传承体系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为文化强国及文化强省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